影響癌症治療結果,甚至造成存活率下降的最大原因是什麼?研究認為,治療期間若營養愈差、副作用就愈大,副作用大就容易被迫中斷治療。

 

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益銘指出,營養失衡是治療中斷的主因之一,發炎、副作用、營養不良造成病情的惡性循環。

 

早在2017年,歐洲靜脈腸道暨營養協會(ESPENZ)就認為,腫瘤與發炎、營養不良與治療效果息息相關。

 

癌症本身就是失控的發炎反應,因此在治療期間是否能控制發炎情形,會影響治療成果,而副作用的發生就是一種發炎反應,營養愈差、副作用愈嚴重,預後愈差。

療程中能維持體重者,存活率大大提升。

 

吳益銘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指出

體力變差、食欲不佳、體重下降,是化療期間最易發生的三大副作用,甚至影響病人存活率。

 

有調查顯示,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,維持體重者其存活是體重下降者的1.26倍;大腸癌則達到2倍之多,可見維持體重是治療能否繼續的重要關鍵。

 

 

吳益銘解釋,很多患者都因為體重降低、白血球下降無法完成治療,一旦無法繼續治療,病人產生焦慮,就更吃不下、睡不著,形成惡性循環,通常得進行二到三周的營養治療,待體重回升後才能繼續治療。

確診就進行營養諮詢、追蹤,可減少副作用。

 

在臨床上,吳益銘也發現,病人一開始確診就進行營養諮詢,定期營養門診追蹤,治療副作用就會減少,較不會發生治療中斷的情形。

但很多患者都是出現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等才進行營養諮詢,就會錯失營養補充的最佳時機。

 

吳益銘舉例,多年來長庚醫院針對頭頸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時,有三次的免費營養門診諮詢,這不只讓患者的營養觀念變好,更不會吃錯食物無助病情。

營養補充得依不同治療階段而定,例如放射治療時若補充抗氧化高的維他命A、C、E、硒等,會與治療相衝突。

 

癌症營養並非只是每天喝精力湯、蔬果汁、吃膠囊、喝各種營養精等。

在癌症確診後或手術前,最好與營養師討論如何補充營養,建立正確癌症營養原則。

 

食欲不佳需補充特殊營養補充品者,吳益銘建議,補充原則就是高熱量、高蛋白質、適量醣及EPA輕脂配方,較能促進食欲與降低發炎指數。

 

給癌友的一句話:遇到它就面對它,保持好體力完成治療。

 

162149929179706_P11905180 (1).jpg

癌症治療期間若營養愈差、副作用就愈大,副作用大就容易被迫中斷治療。

 

友善提醒:

多一分的瞭解就少一分對未知的恐慌,對訊息無須批判分析,知悉即可。

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,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,感知哪些是對自己有正面幫助的訊息,提取它們,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。

 

無須執著、困擾、恐懼;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,樂觀迎接新的可能,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。世界正在往好的方向轉變~感謝一切 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marter 的頭像
    smarter

    樂活幸福向前走

    smar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